【MACRO 時勢】川普能源政策的重大轉變—釋放化石燃料與重塑全球能源格局

  知情人士透露,川普計劃在就職後立即採取一系列行動,動用緊急權力以釋放美國國內能源生產計劃,同時扭轉拜登政府應對氣候變遷的行動。這項轉變旨在兌現其競選承諾,提高國內能源產量,並重新調整聯邦政府政策以支持石油和天然氣生產,這與拜登政府抑制化石燃料的努力形成了鮮明對比。

  川普在競選活動中發誓要宣布全國能源緊急狀態,稱這是增加產量和應對人工智慧快速發展帶來的需求迅速增長所必需的。根據布倫南司法中心的報告,宣布全國緊急狀態允許總統動用多達150項特殊權力,這些權力通常用於應對颶風、恐怖襲擊和其他不可預見的事件。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川普能否成功利用這些權力來實現建造更多電廠的目標。

  

wps7.jpg


  這次,他預計將廣泛使用行政權力,包括取消對新的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許可的暫停令,撤銷拜登實施的措施,並削減電動車的聯邦激勵措施。以促成在聯邦土地上進行新的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同時指示撤銷拜登時代的氣候法規大約6.25億英畝美國水域從可用於石油和天然氣租賃的狀態中取消的決定。拜登的這項聲明已經引起了美國石油協會、阿拉斯加以及多個州的法律質疑,但川普逆轉這項決定的合法性也可能需要由聯邦法院決定。

  這將涉及美國能源產業的各個方面,從油田到汽車經銷商。他還將推動撤銷一套嚴格的政府法規,這些法規涵蓋車輛污染和燃油經濟性,並被他稱為「電動車責任制」。亞洲化石燃料買家為了安撫即將上任的川普,得出結論認為購買更多美國石油和天然氣可以增加與川普政府的關稅談判籌碼。川普威脅要對多個與美國有貿易順差的國家徵收關稅,這促使韓國、越南以及歐盟國家的政策制定者考慮從美國採購更多能源。

  

wps8.jpg


  美國的貿易夥伴普遍認為購買美國液化天然氣有助於與川普政府的關稅談判。自從川普當選以來,在確保美國供應方面出現了明顯而迅速的轉變。這項轉變將使川普能夠兌現向其選民承諾的全面回歸化石燃料的承諾,不僅能夠將美國液化天然氣的出口量擴大到計畫目標(到2030年翻一番)之上,還能使美國專案開發商相較競爭對手出口商佔優勢。

  日本九州電力公司總裁池邊一弘表示,美國增加液化天然氣的產量對公用事業行業來說是“好消息”,因為這可能穩定價格。自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以來,買家一直在應對天然氣價格波動的問題。在包括日本和泰國在內的國家,買家在過去幾個月與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計畫重新展開了談判,參與談判的交易員表示,如果價格合適,他們願意與美國簽訂協議。

  

wps9.jpg


  根據彭博社彙編的船舶追蹤數據,去年大約一半的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流向了歐洲。年初俄羅斯管道天然氣流量的損失意味著歐洲大陸也可能轉向美國供應來彌補這一缺口。上個月,川普警告歐盟,如果其成員國不購買更多的美國石油和天然氣,其商品將受到美國關稅的打擊。

  然而,市場不太可能立即看到任何影響。未來幾年,進口商無法輕易從美國增加採購,因為該國目前的大部分產量已被長期合約佔用。相反,與美國出口商談判的貿易商表示,他們正在考慮鎖定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供應,沒有這些供應,擬議的美國項目(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建成)將無法推進。甚至已籌備十多年卻被長期拖延的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項目,在川普任期內也可能會推進。

  

wps10.jpg


  新政府也預計利用該國在液化天然氣領域的主導地位,在其他方面獲取利益,例如在與外國的升級貿易戰中。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川普去年11月選舉獲勝後迅速與其討論液化天然氣出口問題,並表示美國燃料可以幫助取代歐洲依然強勁的俄羅斯供應。韓國貿易、工業和能源部長安德根也表示:“其他國家都在談論如何減少川普政府時期日益增長的貿易逆差,每個人都在說他們想要美國的能源。”

  整體而言,川普政府的能源政策轉變旨在想重塑美國國內能源格局,鞏固其全球能源主導地位,釋放國內能源生產,支持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同時撤銷拜登政府的氣候法規和電動汽車激勵措施。這項政策不僅兌現了川普的競選承諾,也透過擴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增強了美國在全球能源市場的競爭力。同時迫使亞洲和歐洲買家為應對關稅威脅,紛紛增加對美國能源的採購,這不僅穩定了天然氣價格,也為美國在貿易戰中提供了談判籌碼。然而,這項政策也引發了環保人士的擔憂,其合法性可能面臨法院審查,且短期內市場影響有限。